丁俊发常务副会长一行到河北中储物流中心调研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3年07月22日
7月14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黎明,副秘书长毛洪、孟国强等,在中储总公司洪水坤总经理陪同下到河北中储物流中心考察调研。丁会长一行冒雨参观了河北中储物流中心新华分中心和富华分中心,对两个分中心的仓储质量、服务质量和作业水平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下午的座谈会上,河北中储物流中心总经理剧平分向联合会领导汇报了企业改革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区域物流的情况。听了汇报后,丁会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丁会长说,通过平时的了解,特别是这次调研,我对中储有四个方面的突出印象:
一是计划时期形成的中储系统进入到市场经济以后,完整地保留下来,又实现了稳步发展。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储为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储曾经到了背水一战、相当困难的地步,但经过奋力拼搏,不仅保留下来,而且取得较大发展,作为一个大型国有流通企业非常不容易。
二是中储总公司比较早地提出了由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理念。这是战略性的转变,这几年,中储下的功夫比较大,在很多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上海、无锡、天津、青岛等地。
三是中储总公司推行人性化的人本管理。洪水坤总经理怀着很深的感情在中储进行人的管理和人的工作,人员由两万多人减少到八千多人,怎么安置好他们,中储是实实在在地用人性化管理来解决问题的。
四是中储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好的,特别是总公司的班子是强有力的。在整个诚通推行各子公司领导班子考核制度时,中储年年排在前面。所以,中储这几年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的建设,大家肯拼搏,受到职工的拥护。
丁会长说,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有一批企业进入国际一流物流企业行列,中储应该是其中之一,我在多种场合强调过,中储首先要成长为国内一流的物流企业。诚通请科尔尼咨询公司搞了一个发展战略规划,后董事会又搞了一个实施战略。目前的思路如果运作好,可以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物流企业集团。在诚通的成员企业中,中储物流最有实力。
中储这些年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一的仓储服务发展到配送、货代、加工等延伸服务。但同国际一流物流公司相比,中储仍有一定差距,或者说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我认为,思想要更解放一点,改革的步伐要更快一点,企业机制要更活一点。
中储有11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仓库达到350多万平方米,这是很大的资产,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运作。我在四川工作时,深感盆地意识;我在安徽工作时,深感小富即安意识。虽然两地资源很多,但落后的理念往往束缚了经济的发展。中储有资产,但不要被其束缚了。我认为,中储要培育物流市场,要适应物流市场,要服务物流市场,要善于整合,不是人家整合我们,就是我们整合人家。搞配送、货代、剪切加工、批发市场,这是仓储的延伸,但关键是怎样让存量资产进入到物流市场,融入大企业的供应链,要看海尔、海信、TCL等大企业的供应链里有没有你,你的份量重不重。
上海市计委跟我讲,他们的思路是第三方物流公司要找外国大的物流公司合资合作,才能加速发展,有许多外商跟我讲,他们合作的条件是三条:一是非国有独资企业,二是有一个全国性或地域性网络系统,三是手里已掌握一部分客户。
这几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比我预想的要快,要迅猛。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呼吁要加快物流业的发展,但同时要保护民族物流业。我想,物流业的对外开放要按加入WTO的承诺执行,但适度加快一点没有坏处,有外来物流的冲击也是一件好事,关键是中国本身如何运作好。
马正武、洪水坤同志对于集团和中储物流的发展有很多思路。我每到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总要问四个问题:一是客户是谁;二是是否与上下游客户形成了供应链关系;三是有无服务品牌;四是利润率。利润率的大小可以衡量增值服务的比例,可以衡量物流业务的科技含量。这四点做不好,一切都是空的。我们搞调研时发现,外国物流公司跟国内物流企业的差距集中于两点,一是物流信息平台水平;二是服务理念水准。这两点是最大的差距,其他还有体制上的制约。中储要与国外一流物流企业去找差距。
水坤同志一直建议我到石家庄看看,去年我参与了石家庄市物流发展规划的审定,来得比较匆忙,没有机会到河北中储物流中心看看。今天一看,搞得不错,土地置换是成功的,运作模式是先进的。这与企业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从整个物流发展的基本规律考虑,新华分中心地处市中心,要长期的做为物流中心不大符合物流发展的规律。搞综合物流不能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搞可持续发展,搞绿色物流。所以,要有一个总体发展规划。从战略角度讲,富华分中心地处二环和三环之间,应该说是相当有发展前景的,要想方设法继续做大,资金不足可以考虑与外商合资。
中储今后从发展战略上讲,要坚持三条:一是大客户战略,特别是总公司,要运作大客户的全国性网络,提出供应链策划方案并付诸实施。二是服务品牌战略。中储作为国有企业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三是物流生产力战略。必须既抓硬件,又抓软件。物流企业离开了信息化就称不上现代物流,功能延伸离不开技术延伸。
石家庄市领导对物流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并开始积极地去发展。但河北省也好,石家庄也好,毕竟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实力有待发展,这对物流的起步造成了一定影响,这种情况下,河北中储物流要抓住有利时机加速发展,带个好头。
去年,联合会授予中储“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称号,主要是考虑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正处于由传统的仓储业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变过程中,因此把它作为一个实验基地。我希望中储有了这个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变成示范基地。希望大胆实践,多创造新鲜经验,中储总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仓储企业,怎么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具有典型意义。
何黎明会长兼秘书长是第一次来到河北中储,他说,我感觉新老两个仓库都很面熟。老仓库面熟,因为我在有色总公司工作过,有色的库房与老库区相似;新库也很面熟,因为我和洪总去过国外,参观过国外的现代物流企业,新库区与其相似。这次听了剧总的介绍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改革。改革方案设计并不难,但推行起来很艰难,因为它涉及到人。河北中储物流中心由原来三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变成一个,原来一些班子成员也下去了,这种改革往往阻力很大,但现在看来,中心的改革很成功,这样才能推进扁平化管理。现在面临物流设施与业务开发的重要矛盾,有的地方建设了新的设施,但业务跟不上去。但我认为你们的前景是广阔的,搞好以后,对国家现代物流尤其是物流中心的发展有一定推动、带动意义。
洪总最后说,今天非常难得,丁俊发会长等专程来到河北中储物流中心考察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给我和各位一起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丁会长联系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面对面地给以我们工作指导,对我们有很大帮助。丁会长此次前来,是我们盼望的事。中储作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需要领导的支持和指导。
我们自己有很多软肋,有时候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看不到问题的存在。丁会长的讲话很多是点穴之语,中储在很多问题上没有摆脱国有企业固有的路子,所以要讲解放思想,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今天我们虽然摆脱了所谓基本生存问题,但如不加快发展步伐,还会走回老路去。丁会长的讲话很多具有战略性。
一个传统的仓储企业要转变为一流的现代物流企业,道路艰难,任务繁重。我们是处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不能自己跟自己比,谈历史上如何如何。国际竞争是不讲过去的,只能凭你今天的水准和实力。参与竞争要只争朝夕,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紧迫感,我们还是会处于被动。
作为一个老的国有企业,如何加快转变,要有方向和目标。具体到河北中储物流中心,与系统内一些优秀企业相比也有差距,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今天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技术含量、附加值与目前的资产投入和应有回报都有很大差距。国资委刚开完会,对国企的要求核心内容是多大的资产支配量要有多大的回报,用这个标准反映你的竞争水平,你的能力。资产回报率达不到应有水平,在中国物流领域很难立足。
丁会长、何秘书长的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储要按照领导的要求,加快改革。我回去后将向马正武董事长汇报,讲话精神下一步对诚通集团现代物流的推动都有很强的针对性。